第 90 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 90 章
第90章
紀元算著接下來的行程, 便跟著仆從們一起去了縣城。
小黃還在村口送他,只是一轉眼,牛已經不見了, 估計是跟著村裏的孩子們去玩。
說小黃是安紀村的吉祥物, 還真的沒錯。
紀元一行去了縣裏, 趙夫子夫婦, 安村長一家幾口,安叔公家裏幾個人。
一起到縣城吃席。
去的路上,還正好碰到張舉人,張舉人一家也是滿面紅光,全都換成綾羅綢緞,已經有舉人家底的氣勢。
紀元身上也是綢緞, 但還是上次府衙給做的公服,穿過幾次了,身上依舊沒有配飾。
張舉人還道:“你該買些配飾戴上,便是印章也行, 這才有舉人氣度。”
紀元身上什麽也沒有, 不過他倒是有枚印章, 是刻著青堂二字的小章,可惜他也不敢掛出來啊。
紀元擺擺手:“算了,沒錢。”
眾人啞言。
但是府衙跟縣衙送的有啊,你沒看嗎。
紀元確實沒看,一個大箱子全都鎖起來了,全都在家裏放著。
最近的人際交往太多, 讓他覺得比讀書還累。
之前說, 從學生邁入職場還真的沒錯。
衙門準備的慶功宴自然很是熱鬧。
縣裏還請了不少秀才作陪,基本都是紀元認識的。
就連忙著婚事的李錦, 蔡豐嵐都被拉了過來。
他們兩個私下也是跟紀元吐槽,特別是李錦,他道:“我今年都二十六了,再不成親,時間就太晚了。”
“所以三月估計就要辦婚事。”
啊?
那會他要去京城參加會試了吧?
李錦也知道,低聲道:“等會你回來之後,咱們再小聚。”
“好,我先把禮物給你補上。”紀元道。
李錦拱手謝過,這種事自然不會推辭,而是紀解元的禮物,是可以拿到面上講的。
“不對,你再給我多一份,年前我家就要去送聘禮,你給我添一份紀解元送的文房四寶。”
這是小事,紀元自然應下,回頭一看蔡豐嵐。
蔡豐嵐的婚事?
“我們沒那麽快,但年後訂親,估計秋天或者明年春天成親。”蔡豐嵐道,“但那聘禮,也需要你添一添。”
紀元點頭,隨後又道:“我幹脆以青堂的名義,再給你補個畫作當聘禮,應該更合適。”
李錦那暫時不需要,青堂只在府城那邊有名氣,放在這反而覺得奇怪。
而蔡豐嵐那邊,要是得了個青堂的畫作當聘禮,一定能讓周家高興。
即使周家也清楚,這青堂到底是誰,可在外人看來,那肯定不一樣。
蔡豐嵐感激謝過。
他今年沒考上舉人,求娶周家小姐本來就高攀,所以禮數一定要周全。
別說他了,他全家都緊張得要命。
這倆要成親的,有無數話要說,紀元還是跟錢飛,李廷聊聊學習更輕松。
他們兩個也沒中舉,但對他倆來說,大概是意料之中,他們也做好長期讀書的準備。
或者說,能考上秀才,對他們來說已經超過預期了。
像李廷來說,他已經有隱隱回家幫襯買賣的心思了。
李廷今年二十,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,越學下去,越知道自己的深淺。
估計再考兩次,不行的話,他要考慮後路。
誰讓如今的秀才那樣多。
放在村裏還不明顯,放在縣城也不錯。
但往外看,就不同了。
錢飛還好一點,他今年不過十六,家裏也供得起他讀書,讀到三十六都不是問題。
紀元說著,回頭把自己的筆記送給他們,能有一點進步也是好的。
慶功宴的時候,紀元還見了張洵跟孫夫子,兩人現在都是縣學的舉人夫子,他們兩個明年也要去會試。
不過到時候可能不會一起走,各家情況都不同,不過到了京城,還是能碰面的。
這場宴會結束,聶縣令倒是吃了不少酒,看他的面容就知道,他當縣令這幾年裏,看著滄桑了不少,跟他剛來的時候已經大不一樣。
就算是比較順心的正榮縣,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。
對他來說,就是政績不夠穩固。
畢竟,不管是正榮縣的治安,還是本地的教學水平,基本都是上一任打下的基礎。
就算是紀元,也是當初林縣令在的時候招進來的。
說白了,聶縣令還是著急政績。
眼看宴會結束,聶縣令竟然眼巴巴看著紀元,忍不住道:“紀解元,你有沒有什麽好方法,讓咱們正榮縣更進一步啊。”
紀元看看縣令,又看看正榮縣。
他其實還真有個主意。
不過聶縣令已經有些醉了,紀元對他身邊老吏也道:“整合本地養殖業。”
整合本地養殖業?
本地的養殖,有養牛的,養羊的,養豬的,還有做青儲料的。
等會?
整合這個?
老吏跟聶縣令同時反應過來。
是啊,既然有這個資源,為何不能朝廷牽頭,把一切都規範起來,他們再往其他縣城裏售賣?
有官府開路,一切都會簡單很多。
青儲料。
本地需要,外地也需要啊。
只是本地的商戶不好進外地賣東西而已。
紀元一路看過來,也聽安小河說,縣城裏也有好幾家做青儲料的,吃的都是一些安紀村接不下的訂單。
以此看來,不僅本地有生產青儲料的本事,而且外地也還想繼續賣。
有需要有生產,為什麽不能整合到一起。
讓正榮縣都由此獲益。
其中養殖更是正經營生,不管牛羊,甚至馬匹,都是如今最需要的地方,發展民生,自然是好上加好。
紀元這句話,算是讓聶縣令他們找到方向,還有明年一年的任期,他們一定會把這件事給做好的。
紀元也沒有再說其他的,剩下的事,他們兩個絕對能做好。
不過因為這件事,紀元提起正榮縣縣學尊經閣擴建時,聶縣令一口應下。
擴建尊經閣是好事,他肯定會做的。
消息到程教諭那,他也是滿意點頭,尊經閣擴大,那樣學生們能看的書就更多了。
這些事情結束,還有不少過來攀關系的,全都被仆從們攔到房子外面。
紀元稍作停歇,沒事的時候還去青儲窖那邊看看,又去給小紀元爹娘掃墓上墳,就又要出發了。
九月十六左右回來的,他十月十六左右還要啟程去府學。
這裏的事情都安頓好。
趙夫子的身體也確實沒問題,他也就放心了。
短暫休息後,等著他的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而且這次離開,就要去更遠的地方。
要去京城。
從安紀村去正榮縣,走路要一兩個多時辰。
從正榮縣到建孟府的府城,需要五六天的時間。
再從建孟府府城,去到京城,坐車需要近十日。
一步步地,好像更遠了。
紀元拍拍小黃的腦袋,對它道:“這是咱們的家,以後你沒事可以來這看看。”
“我盡量早點考上進士,然後就能帶上你了。”
他求學之路還未結束,所以不能帶著小黃。
等到他拿到最後的功名,這些路途才會告一段落。
小黃搖搖晃晃腦袋,似乎聽懂了,又像是沒聽懂,還是很舍不得紀元。
他們兩個算是從小長大,紀元喊一句牛兄弟都沒問題。
可再舍不得,也要離開。
如今的小院再平靜,也不是他的歸宿。
十月十五,紀元收拾好東西,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,平日也有人時時過來查看,基本不會有問題。
而他身上還帶著四千多兩銀票,準備一下,就去府城了。
紀元走之前並未告訴很多人,也不讓趙夫子相送,但走的時候,給師娘一張五百兩的銀票。
這甚至也是他回來之後很重要的目的之一。
趙夫子母親病重,也就是年前的事,這些銀子肯定有用。
而且趙夫子年後應該就不教書了,以後總有有錢的地方,給趙夫子家安排的人手他也提前給過銀子。
若有什麽缺的,可以直接去找大海他們,都會幫忙的。
村裏的事安排妥當,紀元又把小黃送到安叔公家中,這才坐上馬車離開。
給蔡豐嵐,李錦的結婚禮物,還有聘禮彩頭,他也準備好了,全都一一送出去。
連畫作都準備好,讓蔡豐嵐自己找人裝裱即可。
只是蔡豐嵐那邊也不能跟他同行了。
他要帶著家裏人直接去府城周家,婚事約莫就能定下。
而紀元肯定要去白和尚所在的青雲寺一趟。
紀元想了想,幹脆把府衙借他的馬車給了蔡豐嵐t那邊,他們全家老小肯定要用到車跟車夫。
自己的東西他直接拉過去即可,自己幹脆租一匹馬,直接去青雲寺看看。
主要是白和尚一直跟他講,讓他有空一定要去看看。
按照白和尚的性格,這麽說,肯定是有原因的。
十月十六,趁著還沒下雪,紀元租了匹馬。
這還是他除了射科之外,頭一次自己騎馬。
不過練習兩三年時間,騎馬對他來說,也算爐火純青。
十四歲的紀元翻身上馬,帶著一個小包裹,直接沿著官道出發。
這一路上有不少車隊,他跟著前進即可。
羅博士他們雖然擔心,但更多還是欣慰,紀元真的長大了。
但是想想,從他們認識紀元開始,他似乎就是個很穩重的性格。
紀元從官道出發,雖然未穿公服,但戴著冠服的帽子,稍微一看就知道,這是個有功名的,基本都會避開他。
這也是算是個保命的利器了。
一連走了三四天,還有一兩日就要到府城,紀元則去了另一條路。
這條路直奔建孟府府城的陽丹鎮。
白和尚從小長到大的青雲寺,就是在這鎮上。
青雲寺距離府城還算近,整個陽丹鎮都是歸府城直接管轄的,可見其距離。
要說青雲寺的名聲,以前也不算顯赫,就是一個普通的寺廟。
當然了,比起棲巖寺,情況要好點。
棲巖寺只能說是個破廟,而青雲寺靠著學生們來讀書,算是有些微薄收入。
但要說多有錢,那是不可能的。
畢竟有錢的書生,誰來這讀書啊。
還不是看在青雲寺的名字,很適合備考用。
直到化遠三十四年,白和尚考上秀才,並且是丹陽鎮第一,整個建孟府第二。
青雲寺的名聲忽然就起來了。
加上白和尚幾個師兄運轉得當,幾年時間裏,讓青雲寺成了所有陽丹鎮備考學子必來的地方。
每次過來,香燭香火香油錢自然不會少。
一來二去,人也逐漸更多了。
聽白和尚說,在青雲寺備考的學生,也從清貧學子,變成家境富裕的。
他師兄甚至還開辟了專門的禪房用來備考,那禪房已經跟俗家的書房沒什麽區別,所以富家子弟也願意過來。
紀元當時聽著,只覺得白和尚的師兄真是個妙人,這也太能賺錢了吧。
剛開始兩年還好,聽說如今越來越過分。
這並不稀奇,一般人聽說寺廟道觀,都會覺得頗有些神秘和敬畏。
但實際上,內裏也分很多種。
有的就是打著宗教幌子斂財,而有些則被這些斂財的連累。
歷史上也發生過很多僧人霸占田地,欺男霸女,誘騙他人錢財的事。
所以白和尚就是擔心這種情況。
他讓紀元,蔡豐嵐過來的原因,也是想讓他們幫忙想想辦法,勸勸自家師兄。
白和尚的師父年紀很大了,今年已經六十九,平日不怎麽出門,青雲寺吃粗茶淡飯也好,香火鼎盛也好,他都不太在意。
而下面的事,大家也不會拿給他講。
白和尚也是顧忌師父的身體,所以並不會鬧翻。
可現在他考上舉人,還是鄉試第五,整個建孟府第五。
他只怕師兄繼續大做文章。
紀元想著白和尚跟他講的事,心道,白和尚的擔心不無道理。
總要防患於未然的好。
而白和尚經歷的事情,同樣並不罕見。
把他所在的寺廟換成家族,就很好理解了。
自古舉子讀書,無非兩方面的原因。
一個是想要有自身的成就。
畢竟讀書就能科舉,科舉就能做官,誰不想走上人生巔峰。
第二個方面也是極為重要的,為了家族讀書。
像岳昌,就是為了岳家能擺脫商賈的名聲。
周家同樣經營書坊,就因為周老爺是舉人,故而什麽都便利至極。
蔡豐嵐也是很典型的例子,他家耕讀傳家,爹娘,大哥嫂子,甚至二哥四妹,都在供他讀書。
這自然期待回報。
若蔡豐嵐能中舉,便是很大的回報了。
白和尚自幼在青雲寺長大,青雲寺的師兄們,便是他的“家族”了。
可惜的是,上面那些家族,好歹同氣連枝,大家流著同樣的血,心思再不專一,也不會真的置人於死地,還有上面的父親壓著。
再者蔡家因為血脈關系,可以直接享受蔡豐嵐考上功名帶來的好處,比如平日四鄰的敬重,官府的優待,都是好處。
白和尚所在的青雲寺,大家都是同門,算是師兄弟的情誼。
其間糾葛,只會更難說。
他們沒有血緣關系,也不在一個戶籍,故而想要從白和尚身上獲得好處,就要另想辦法。
想來,利用白和尚的功名,讓青雲寺發財,就是他們斟酌再三之後,最好的辦法。
以白和尚的聰明,他肯定知道的。
可想著青雲寺不容易便未多說。
只怕是如今胃口越來越大,所以著急了些。
紀元作為白和尚好友同窗,也不會坐視不理。
不到半日的時間,騎馬而來的紀元就踏進陽丹鎮。
陽丹鎮並不算大,大家的生活區都在一處。
而青雲寺就在鎮子郊外。
紀元騎著馬過去,沿途不少賣香燭的,看到書生打扮的紀元,第一反應便是:“你是讀書人吧,買把香燭吧,佛祖保佑,一定能讓你考中秀才的。”
說話的人並不認識紀元的冠帽,又看他年紀輕輕,好像十六七的模樣,以為他還未考中秀才。
紀元笑著擺手,幹脆把冠帽取下,不趕路了,這東西也沒用。
誰料這一路上,有不少村人都在竭力推薦。
很多人都想著,現在十月二十一,還有兩三月就是童試,肯定是書生來燒香拜佛的。
“小郎君買一些吧,你不帶香燭,人家也不讓進啊。”
“是啊,我們家的香最靈驗了,是青雲寺大師開過光的。”
“沒錯,還是在白舉人住過的禪房開過光。”
“那可是舉人的房間,十分靈驗的。”
紀元聽著他們說話,忍不住搖頭,也從中間提煉出幾個信息。
一,不買香燭,青雲寺不讓進。
二,這些香燭的進貨渠道就是青雲寺。
好家夥,青雲寺做了最大的批發商,批發給村人。
然後村人們再賣給香客,香客再送到青雲寺。
這流程,誰看不覺得感人。
怪不得白和尚那般著急。
紀元想了想,還是順手買了一些香燭,對方無比感激,對他道:“佛祖一定會保佑你考上秀才的,一定會的。”
紀元聽樂了,點頭道:“是了,一定會保佑的。”
“紀元!”
“你來了!”
白和尚平時最喜歡說莫要急莫要急。
這會語氣都帶著熱切。
而他身邊的人看過來,驚喜道:“紀元?這是紀解元?!久聞大名啊!”
賣給紀元香燭的村人傻眼了。
解元?
他再怎麽樣,也知道解元就是鄉試第一的意思。
鄉試第一,整個建孟府所有舉人裏的第一?
自己還說他一定能中秀才?
但看對方並不介意,牽著馬上前去找白舉人。
而白舉人身邊站著的,正是借住在青雲寺的有錢人家書生,這會正纏著白和尚給他“補課”。
白和尚這種脾氣,都被纏得沒辦法,看到紀元過來,自然高興的不行。
紀元朝對方微微點頭,笑著道:“剛剛才到,府學的事情還沒同你講,借一步說話吧。”
紀元說的客氣,但明擺著要把人支開,對方見他笑著講,也就稀裏糊塗地離開了。
等人走了,紀元才跟白和尚從寺廟的側門進入。
正門人頭攢動,香客著實多了。
租來的馬交給負責雜事的沙彌,對方還想收些銀錢,見是白師兄帶著,這才沒有開口。
紀元算發現了,這裏無論做什麽,都是要銀錢的。
白和尚看著紀元手裏的香燭,嘆口氣道:“附近賣香燭的,是不是說不買不能進青雲寺?”
“對,不會真的這麽做吧?如果真的如此,只怕很快就會遭殃。”
“大師兄沒那麽傻,他只是讓人這樣講,實際上是可以進的。”白和尚再次嘆氣。
也就是說,寺廟故意放出此話,就是讓香客們不得不買,但你要真進來,那也無所謂。
這斂財既隱秘又不會惹事。
“可進來之後,還要再交一次香花券。”白和尚說,“每人五文錢,否則不能拜佛。”
啊?
這?
這不是應該自願的嗎?
紀元再聽白和尚說了林林總總。
總之,到了附近要買香燭,進了寺廟要買香花券,裏面還有功德箱,要添燈油的話還要油燈t費。
再者,祈福的香囊,開光的手串,總之想要什麽都是有的。
要說過界嗎?
倒也沒有。
但就是把斂財的手段全都聚集到一塊了。
此地的香客,也多是為自家學子祈福的,花錢最是大方。
平日說窮不讀書,能來寺廟祈福的,又不會是真正的窮人。
真正借住在青雲寺的窮讀書人們,如今早就走了。
白和尚道:“請你過來,就是想個辦法遏制這種風氣。”
不是說不讓寺廟賺錢,寺廟裏住的也都是人,也要吃喝。
但不能這樣肆意斂財。
“我總怕有一日,他們會做出更過分的事。”白和尚看著青雲寺,這是他長大的地方,必須要保護好。
紀元道:“真的不打算同你師父說?”
白和尚無奈:“如今寺裏都是大師兄做主,師父說了也沒用。”
這倒也是,跟著住持吃糠咽菜,跟著大師兄吃香喝辣,自然是不同的,聽誰的不言而喻。
紀元看了看青雲寺,又想到如今的情況,一時也沒什麽想法。
白和尚也道:“先休息吧,你也趕了一會的路。”
說著,外面傳來腳步聲。
一個身穿僧袍的中年僧人走進來,這僧人眼神有些市儈,但對紀元很是客氣,笑著道:“貧僧是青雲寺的知客,貴客遠來,未能迎接,還望海涵。”
知客僧,就是負責接待的僧人,但眼前的和尚自然不是普通知客,應該就是白和尚口中的大師兄。
對方很是客氣,紀元也回了禮。
紀元想了下道:“明年我們一同去京城會試,既然是同窗好友,也要同路,師兄不必如此客氣。”
這僧人也笑了下,倒是說得真切了:“法彬師弟一直是我們青雲寺同輩裏最小的,以後同路,也請解元你們二人互相照顧。”
白和尚名為白法彬,法彬是他從小的法號,這麽喊也沒錯。
“是了,只是此去山高路遠,也不知會出什麽變故。”紀元幹脆道,“既要去會試,這名聲也格外重要,倘若出一點差錯,只怕考生性命難保。”
青雲寺大師兄一楞,他豈能不知這些,但寺裏上下這麽多人,他也必須這樣做。
但,性命難保?
眼前的解元不會是在嚇唬他吧?
等大師兄一走,白和尚才道:“你竟然直白講了?這合適嗎?”
紀元道:“原本不知道合不合適,但見你們真的有師兄弟情誼,那就不用怕了。”
紀元來之前,還怕這寺廟把白和尚當工具用,如今看來,應該不是那回事。
當然了,那般斂財確實是有些問題的。
可紀元也並非覺得,完全是錯事。
青雲寺大師兄來這一趟,紀元大概有了主意,問向白和尚:“白兄,你有沒有想過,其實可以不用幹預青雲寺賺錢。”
“反而可以幫忙優化流程。”
等會?
我讓你過來,是讓你阻止青雲寺大肆斂財的啊。
你怎麽還改了想法?!
還要幫這裏賺錢?
白和尚傻眼了。
他深知紀元的能力,他要是想幫青雲寺賺錢,別說給佛像鍍金身了,用金子打造一個佛像,那都是可以的!
等等,這怎麽能行!
紀元笑道:“怎麽不行,你師兄沒有壞心,只是斂財的手段粗糙了些。”
“再說,此事做好了,有利於附近百姓。”
有利於附近百姓?
“是啊,賺錢,並非只是一件壞事。”
紀元對寺廟賺錢,倒是抱有不同的態度。
一部分極為虔誠的,自然覺得佛法不容玷汙,可他就算作為一個穿越者,也覺得此事要分兩面性。
就跟讀書到底要功利科舉,還是要學聖賢道理是一樣的。
他從家鄉回來,感悟到的一件事便是。
這兩種都有道理,甚至可以結合一下。
若只會聖賢道理,而不去實踐,那也瞎學了。
若只為科舉,不真正學會“仁心”“利民”,同樣是白讀了。
相對應的,寺廟賺錢這事,也可以分開看,可以賺,也可以做好事,更能帶動周圍百姓一起。
比如說寺廟下面的村民,其實已經是帶動他們賺銀錢了。
可惜了,還不夠規範,也太過直白,容易讓人反感。
而且,很容易沒有限度。
白和尚看著紀元,平時覺得紀元在讀書方面天賦異稟。
為何這會,覺得自己跟他已經不是一個層面上的了。
但出於對紀元信任,白和尚還是勉強點頭:“好,聽你的,但你要先把計劃同我講了。”
紀元笑著道:“當然了,此事還要由你來幫忙。”
接下來兩三天裏,白和尚帶著紀元在青雲寺閑逛,又在本地陽丹鎮轉了幾圈。
兩人都會騎馬,走起來也方便。
除了不時有書生過來求學之外,其他都挺好的。
有書生求學,這並非是壞事,壞就壞在,都是花了大價錢添香油的書生們過來。
這就顯得有些不對勁。
十月二十五左右,天氣愈發寒冷。
紀元跟白和尚找到青雲寺的大師兄,準備來個促膝長談。
白大師兄見到禪房門口的兩人,竟然有種,果然如此的感覺。
他就知道,這一日早晚會來的。
那日紀解元說,參加會試的考生要格外註意名聲,否則性命難保。
聽到這話,白大師兄其實明白一些,這幾日甚至還收斂了不少。
可也不能長久,下面人都等著吃飯,等著要錢。
再者,他賺的銀錢,也要給當地官府孝敬,哪裏都不能斷。
這些小孩子,哪知道經營一家寺廟的難處。
白大師兄以為紀元他們不懂,其實紀元倒是明白的。
如今的青雲寺,就像一輛行駛的馬車,還找不到剎車的方法,只能任由它跑下去,直到跑不動了,方能停下。
否則急急剎車,說不定會車毀人亡。
“進來吧,大家左右都是要聊聊的。”白大師兄讓身邊的沙彌離開,帶著小師弟跟紀元進禪房。
白大師兄的禪房還跟之前一樣,不過裏面許多裝飾換了,沒有那麽寒酸。
等大家都坐下,紀元直接開口:“您是白法彬的大師兄,我也喊一句白師兄吧。”
他們這些和尚都姓白,算是跟著師父的姓氏,自然是可以的。
紀元繼續道:“白師兄,您想過這樣賺香火券並不長久嗎。”
等會?
不是應該勸他不賺嗎?
白師兄看向小師弟白法彬,見他也一知半解,開口道:“解元的意思是?”
“我的意思是,要兩者兼顧,既要顧及名聲,也可以讓青雲寺的日子好過一些。”
“最好,能長久,並挑不出錯。”
這段時間裏,紀元的“考察”是有用的。
他發現,白師兄確實在找這樣的方法,比如讓村裏人代為售賣香燭,比如明面上講不買香燭不能拜佛,實際並非如此。
可惜這些做得太直白,太讓人一眼看穿。
故而紀元一開口,便說到白師兄的心坎上,他直接道:“如何做?!”
白師兄知道自己激動了,清清嗓子:“要怎麽做。”
紀元不賣關子,直接講道:“佛門到底是清凈地,太直白了不好。”
“我的建議是,兩層收費。”
兩層?
白師兄讀書不多,這會就差拿筆記記下了。
好在白法彬在,他最近幾天裏,似乎已經明白紀元的意思。
紀元也大大咧咧講出他的看法。
分為窮人跟富人。
窮人免費,富人收錢,一般人家,頂多買個香火錢,最好價格也低廉一些,當沖人氣的。
就像現代很多游戲一樣,對零氪黨也有福利,但氪金黨是另一個層面。
那不要零氪黨行不行?肯定不行的,甚至有人說過,就因為有零氪黨在,所以所有氪金的人願意花錢。
放在佛寺裏也一樣。
那些有錢人會在乎這些花銷嗎?不會的,甚至會施粥散錢,想要積攢功德。
來沾光的人越多越好。
而青雲寺善待那些窮苦大眾,也可以來博名聲。
說白了,撈富人的錢,以慈善的名義,再散給窮人。
這樣既能提高青雲寺的名聲,也能讓富人的“慈善之心”得以滿足。
最好還能帶動周邊的百姓一起賺錢。
在紀元的細細講解下,青雲寺逐漸有了變化。
青雲寺直接騰出一部分禪房,找了之前被趕出去的窮苦書生,並道:“之前寺裏太忙,人也太多,故而地方少了些,如果願意,還能回去再讀。”
“今年的食宿都免了,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回去。”
同時,再告訴陽丹鎮百姓,香火券已免,給學子們積福。
再者讓t寺裏主持,親手添香油,保佑讀書人科考順利。
一時間,坊間對青雲寺的好評大大增加。
之前說青雲寺只認錢財的人戶也換了語氣。
青雲寺名聲好了,願意來添香油的人會更多。
給佛像再塑金身的事也暫停了,青雲寺直接宣布,要把這些銀錢用來請名士,給此地學生講學。
此話一出,讓原本不屑的書生家裏也驚訝了。
請名士來講學?!
這肯定要聽啊。
那,誰能來聽?
青雲寺答:天下人。
只要願意,都能來聽。
青雲寺在後山騰出一處講經地,以後會經常邀名士過來講經。
佛經,儒經,一切都可。
白師兄做著這些事,手下人也有說。
這不是都在花錢嗎?
怎麽就掙錢了?!
也沒看到掙錢的地方啊。
白師兄默默翻開功德簿,只見上面多了不少大戶人家的姓名。
那些原本覺得青雲寺沽名釣譽的人家,此刻也過來了。
既能禮佛,還能聽課,這何樂不為?
白師兄心道,名聲竟然如此重要。
他之前費盡心思賺錢,卻還不如把青雲寺名聲維護好了。
說白了。
就是品牌的名聲。
而青雲寺就相當於他們手中的品牌。
若這品牌名聲差了,願意來的人自然少。
名聲好起來,不少人翻越千山萬水,也要過來的。
紀元要他們做的,就是把這個品牌打造得山靜塵清,顯得無比神秘,顯得慈眉善目。
而他們要做的也是如此。
每月施粥,救濟窮人。
名聲越好,有錢人越願意送錢。
同時,實質性的好處也要有。
請名士,請人講經論道,都是風雅潔凈之事。
等到十一月底,眼看來禮佛的人越來越多,甚至上山下山的路都擠滿香客。
別說其他人驚訝,白師兄也覺得不可思議。
自己之前只想著讓青雲寺好好經營。
沒想到返璞歸真,留住好名聲才是真的。
不過是內裏的手段換了換,錢沒少掙,名聲卻也好起來。
以前的青雲寺,只想著接待富人。
如今他發現了,對窮人越好,那些富人反而更願意過來。
紀元私底下說的直白。
那些富人未必不知道青雲寺在做什麽,可他們也是為了自己博名聲。
平日都講為富不仁,他們要用青雲寺的招牌給自己洗洗名聲,接濟窮人,是最快揚名的方法。
青雲寺便相當於他們“洗白”的一個程序。
大家各有所需。
畢竟名聲這事是能壓死人的。
這是社會的道德標準之一。
紀元利用的,就是他們這個心理。
至於,是抱著什麽目的接濟窮人,給窮苦書生提供住所。
暫時已經不太重要了。
這些好事既做了,那就是真的做了。
拿到粥的窮苦人家是真的喝到粥了,沒錢的讀書人也確實找到地方住。
以後也有真名士過來講學。
更別說,等到明年開春,寺裏的和尚就會教山腳下百姓做香燭,做佛串。
到時候,幾個村子都會連帶著致富。
等到那會,誰還會在乎這些事情是為了什麽,而青雲寺也確實實實在在幫助了很多人。
白和尚或許還沒看出來什麽。
但現代人卻能看出一些意思出來。
這不就是現代景點的經營模式嗎!
就是把門票換成了富人添香油了!
一座廟,一座閣樓,一座橋。
本身的意義或許並不大,但開發之後,能帶動當地的旅游業,這不就是好事嗎?
只要周圍百姓從中能夠獲益,那就是好事。
但是想要做好景點,那就要做好真正的內容。
有些景點是看景致,有的景點是看人文。
而青雲寺,提供了情緒價值跟讀書價值。
情緒是滿足大家當好人的想法。
讀書,則是真正給人提供讀書的場地,還請名士教學。
青雲寺本身,嘗到這種良性循環的好處,便會更希望做個“好人”,做“好事”。
時間長了,誰還能分得清最初是為了什麽。
真真假假的,總之也有利於民了。
白和尚的師兄並不傻,他能利用白和尚的名聲,把青雲寺從一個沒什麽香火的窮寺變成如今的樣子,就知道他會長遠考慮。
畢竟上面的事說起來簡單,紀元只是動動嘴出建議,他確實要力排眾議,更改之前的做法。
單說不收香花券這事,就讓寺裏很多和尚不滿,認為直接少了很多收入。
白師兄依舊這麽做下去,也是不容易。
再者把窮苦學生們請回來,同樣也大費周章,甚至以後接待更多窮學生,也是個難題。
但人家就是一一做了。
好在,事情確實在往良性循環方面走。
這或許不是很多禮佛人真正的聖地,卻是個實實在在能幫助人的地方。
白和尚怎麽也沒想到,讓紀元過來之後,事情竟然這樣發展。
怎麽覺得,有些怪啊!
但要說不好嗎?
看著過來領過冬被褥的窮人家,似乎又覺得沒什麽錯?
排隊的人千恩萬謝,捐錢的人也覺得,這比塑金身似乎要強上很多。
就連官府也讚他們寺廟心善慈悲。
白和尚看了全程,也是瞳孔地震。
滿腦子就一句話。
這也行?
可這樣確實行。
而且寺廟裏的風氣也有了變化,至少不會明面上瞧不起讀書的窮人,反而要善待他們,表示自己的善心。
白和尚還在消化這件事,不過另一念頭卻是肯定的。
那就是,找紀元過來,果然是沒錯的。
事情到他手裏,好像變得輕而易舉起來。
白和尚忍不住道:“若是讓你當一地長官,絕對能讓當地百姓過上好日子。”
紀元笑:“你們青雲寺的基礎本就好,不過是換個思路而已。”
主要是白和尚的師兄也經營得當。
他不過扭正方向而已,這也只是出個嘴,出個腦子,不算什麽。
他是這樣講,白和尚師兄卻對紀元很是敬佩,自己瞑思苦想,也就想到那些方法讓寺廟變得更好,殊不知一山還有一山高。
紀元心知,自己不過是見得多。
後世甚至把這些整理成冊,許多現代人或許不會應用,但稍稍看一看就明白的。
古代消息閉塞,其他寺廟未必不是這樣做的,只是還未傳到青雲寺而已。
青雲寺的事情解決,白和尚終於可以放下心了。
只要不是一路往斜道上奔馳,他也就不用再擔憂,想來青雲寺奢靡的風氣也能稍微改改。
紀元順路來了一趟,見白和尚的擔心解決,自己也要回府城了。
眼下要到十二月,他要去找殷博士,也把程教諭的信件給帶過去。
今年過年,他應該在殷博士家中過。
而且趁著年前年後,他肯定要專心備考會試。
白和尚自然是不能走的,他還答應師兄,給其他學子補課,也算是他們青雲寺樂善好施的一項。
紀元見此,心道別說家家有難念的經,每個人都是如此。
他無父無母,更沒有家族,這便是沒有靠山。
白和尚他們是有“家族”的,若說相互幫襯,自然是有,可也要受到鉗制。
一時間也說不上哪個好哪個不好。
紀元再次啟程。
依舊是一個人去往府城。
這一路走來,多是他一個人,如今倒也習慣了。
白和尚本來還說,今年天冷的早,讓他在青雲寺過年,被紀元謝絕。
他跟殷博士約好,肯定不能食言。
騎著快馬,終於在十二月回到府城。
再回來,紀元對讀書的想法,似乎更堅定了。
陸游曾講,讀書本意在元元。
讀書的本來目的,就是為了黎民百姓。
他是純粹的讀書人身份也好。
還是從秀才到舉人,走入“職場”也罷。
只要這份心不變,一切都不會改變。
紀元回到府城,自然還有無數人想來拜見,交際應酬也好,攀親帶故也罷,全都被他拒絕。
此一次歸鄉,又去了一趟青雲寺。
該交際的都交際過了,該見的也見了,該悟的也悟了。
接下來的時間,只有閉門苦讀。
明年四月會試,那才是他的目標。
紀元翻開手邊的典籍,在棲巖寺的禪房中閉門讀書。
無數新進舉人方在解決手邊困境。
或因婚配,或因家族,或因交際享樂,周旋在人際交往當中。
紀解元已經在靜心讀書。
厚冰無裂紋,短日有冷光。
一個讀書的冬日,漸漸過去了。
化遠三十八年,正月十五。
紀元推開禪房的窗戶,卻有些推不動,出去一看才發現,這窗戶也凍住了。
今年的年前年後,似t乎格外冷。
紀元搓搓手,幹脆清理起窗戶的積雪。
窗戶收拾好,紀元伸伸懶腰。
好像又要啟程了。
這次的目的地,京城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第90章
紀元算著接下來的行程, 便跟著仆從們一起去了縣城。
小黃還在村口送他,只是一轉眼,牛已經不見了, 估計是跟著村裏的孩子們去玩。
說小黃是安紀村的吉祥物, 還真的沒錯。
紀元一行去了縣裏, 趙夫子夫婦, 安村長一家幾口,安叔公家裏幾個人。
一起到縣城吃席。
去的路上,還正好碰到張舉人,張舉人一家也是滿面紅光,全都換成綾羅綢緞,已經有舉人家底的氣勢。
紀元身上也是綢緞, 但還是上次府衙給做的公服,穿過幾次了,身上依舊沒有配飾。
張舉人還道:“你該買些配飾戴上,便是印章也行, 這才有舉人氣度。”
紀元身上什麽也沒有, 不過他倒是有枚印章, 是刻著青堂二字的小章,可惜他也不敢掛出來啊。
紀元擺擺手:“算了,沒錢。”
眾人啞言。
但是府衙跟縣衙送的有啊,你沒看嗎。
紀元確實沒看,一個大箱子全都鎖起來了,全都在家裏放著。
最近的人際交往太多, 讓他覺得比讀書還累。
之前說, 從學生邁入職場還真的沒錯。
衙門準備的慶功宴自然很是熱鬧。
縣裏還請了不少秀才作陪,基本都是紀元認識的。
就連忙著婚事的李錦, 蔡豐嵐都被拉了過來。
他們兩個私下也是跟紀元吐槽,特別是李錦,他道:“我今年都二十六了,再不成親,時間就太晚了。”
“所以三月估計就要辦婚事。”
啊?
那會他要去京城參加會試了吧?
李錦也知道,低聲道:“等會你回來之後,咱們再小聚。”
“好,我先把禮物給你補上。”紀元道。
李錦拱手謝過,這種事自然不會推辭,而是紀解元的禮物,是可以拿到面上講的。
“不對,你再給我多一份,年前我家就要去送聘禮,你給我添一份紀解元送的文房四寶。”
這是小事,紀元自然應下,回頭一看蔡豐嵐。
蔡豐嵐的婚事?
“我們沒那麽快,但年後訂親,估計秋天或者明年春天成親。”蔡豐嵐道,“但那聘禮,也需要你添一添。”
紀元點頭,隨後又道:“我幹脆以青堂的名義,再給你補個畫作當聘禮,應該更合適。”
李錦那暫時不需要,青堂只在府城那邊有名氣,放在這反而覺得奇怪。
而蔡豐嵐那邊,要是得了個青堂的畫作當聘禮,一定能讓周家高興。
即使周家也清楚,這青堂到底是誰,可在外人看來,那肯定不一樣。
蔡豐嵐感激謝過。
他今年沒考上舉人,求娶周家小姐本來就高攀,所以禮數一定要周全。
別說他了,他全家都緊張得要命。
這倆要成親的,有無數話要說,紀元還是跟錢飛,李廷聊聊學習更輕松。
他們兩個也沒中舉,但對他倆來說,大概是意料之中,他們也做好長期讀書的準備。
或者說,能考上秀才,對他們來說已經超過預期了。
像李廷來說,他已經有隱隱回家幫襯買賣的心思了。
李廷今年二十,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,越學下去,越知道自己的深淺。
估計再考兩次,不行的話,他要考慮後路。
誰讓如今的秀才那樣多。
放在村裏還不明顯,放在縣城也不錯。
但往外看,就不同了。
錢飛還好一點,他今年不過十六,家裏也供得起他讀書,讀到三十六都不是問題。
紀元說著,回頭把自己的筆記送給他們,能有一點進步也是好的。
慶功宴的時候,紀元還見了張洵跟孫夫子,兩人現在都是縣學的舉人夫子,他們兩個明年也要去會試。
不過到時候可能不會一起走,各家情況都不同,不過到了京城,還是能碰面的。
這場宴會結束,聶縣令倒是吃了不少酒,看他的面容就知道,他當縣令這幾年裏,看著滄桑了不少,跟他剛來的時候已經大不一樣。
就算是比較順心的正榮縣,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。
對他來說,就是政績不夠穩固。
畢竟,不管是正榮縣的治安,還是本地的教學水平,基本都是上一任打下的基礎。
就算是紀元,也是當初林縣令在的時候招進來的。
說白了,聶縣令還是著急政績。
眼看宴會結束,聶縣令竟然眼巴巴看著紀元,忍不住道:“紀解元,你有沒有什麽好方法,讓咱們正榮縣更進一步啊。”
紀元看看縣令,又看看正榮縣。
他其實還真有個主意。
不過聶縣令已經有些醉了,紀元對他身邊老吏也道:“整合本地養殖業。”
整合本地養殖業?
本地的養殖,有養牛的,養羊的,養豬的,還有做青儲料的。
等會?
整合這個?
老吏跟聶縣令同時反應過來。
是啊,既然有這個資源,為何不能朝廷牽頭,把一切都規範起來,他們再往其他縣城裏售賣?
有官府開路,一切都會簡單很多。
青儲料。
本地需要,外地也需要啊。
只是本地的商戶不好進外地賣東西而已。
紀元一路看過來,也聽安小河說,縣城裏也有好幾家做青儲料的,吃的都是一些安紀村接不下的訂單。
以此看來,不僅本地有生產青儲料的本事,而且外地也還想繼續賣。
有需要有生產,為什麽不能整合到一起。
讓正榮縣都由此獲益。
其中養殖更是正經營生,不管牛羊,甚至馬匹,都是如今最需要的地方,發展民生,自然是好上加好。
紀元這句話,算是讓聶縣令他們找到方向,還有明年一年的任期,他們一定會把這件事給做好的。
紀元也沒有再說其他的,剩下的事,他們兩個絕對能做好。
不過因為這件事,紀元提起正榮縣縣學尊經閣擴建時,聶縣令一口應下。
擴建尊經閣是好事,他肯定會做的。
消息到程教諭那,他也是滿意點頭,尊經閣擴大,那樣學生們能看的書就更多了。
這些事情結束,還有不少過來攀關系的,全都被仆從們攔到房子外面。
紀元稍作停歇,沒事的時候還去青儲窖那邊看看,又去給小紀元爹娘掃墓上墳,就又要出發了。
九月十六左右回來的,他十月十六左右還要啟程去府學。
這裏的事情都安頓好。
趙夫子的身體也確實沒問題,他也就放心了。
短暫休息後,等著他的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而且這次離開,就要去更遠的地方。
要去京城。
從安紀村去正榮縣,走路要一兩個多時辰。
從正榮縣到建孟府的府城,需要五六天的時間。
再從建孟府府城,去到京城,坐車需要近十日。
一步步地,好像更遠了。
紀元拍拍小黃的腦袋,對它道:“這是咱們的家,以後你沒事可以來這看看。”
“我盡量早點考上進士,然後就能帶上你了。”
他求學之路還未結束,所以不能帶著小黃。
等到他拿到最後的功名,這些路途才會告一段落。
小黃搖搖晃晃腦袋,似乎聽懂了,又像是沒聽懂,還是很舍不得紀元。
他們兩個算是從小長大,紀元喊一句牛兄弟都沒問題。
可再舍不得,也要離開。
如今的小院再平靜,也不是他的歸宿。
十月十五,紀元收拾好東西,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,平日也有人時時過來查看,基本不會有問題。
而他身上還帶著四千多兩銀票,準備一下,就去府城了。
紀元走之前並未告訴很多人,也不讓趙夫子相送,但走的時候,給師娘一張五百兩的銀票。
這甚至也是他回來之後很重要的目的之一。
趙夫子母親病重,也就是年前的事,這些銀子肯定有用。
而且趙夫子年後應該就不教書了,以後總有有錢的地方,給趙夫子家安排的人手他也提前給過銀子。
若有什麽缺的,可以直接去找大海他們,都會幫忙的。
村裏的事安排妥當,紀元又把小黃送到安叔公家中,這才坐上馬車離開。
給蔡豐嵐,李錦的結婚禮物,還有聘禮彩頭,他也準備好了,全都一一送出去。
連畫作都準備好,讓蔡豐嵐自己找人裝裱即可。
只是蔡豐嵐那邊也不能跟他同行了。
他要帶著家裏人直接去府城周家,婚事約莫就能定下。
而紀元肯定要去白和尚所在的青雲寺一趟。
紀元想了想,幹脆把府衙借他的馬車給了蔡豐嵐t那邊,他們全家老小肯定要用到車跟車夫。
自己的東西他直接拉過去即可,自己幹脆租一匹馬,直接去青雲寺看看。
主要是白和尚一直跟他講,讓他有空一定要去看看。
按照白和尚的性格,這麽說,肯定是有原因的。
十月十六,趁著還沒下雪,紀元租了匹馬。
這還是他除了射科之外,頭一次自己騎馬。
不過練習兩三年時間,騎馬對他來說,也算爐火純青。
十四歲的紀元翻身上馬,帶著一個小包裹,直接沿著官道出發。
這一路上有不少車隊,他跟著前進即可。
羅博士他們雖然擔心,但更多還是欣慰,紀元真的長大了。
但是想想,從他們認識紀元開始,他似乎就是個很穩重的性格。
紀元從官道出發,雖然未穿公服,但戴著冠服的帽子,稍微一看就知道,這是個有功名的,基本都會避開他。
這也是算是個保命的利器了。
一連走了三四天,還有一兩日就要到府城,紀元則去了另一條路。
這條路直奔建孟府府城的陽丹鎮。
白和尚從小長到大的青雲寺,就是在這鎮上。
青雲寺距離府城還算近,整個陽丹鎮都是歸府城直接管轄的,可見其距離。
要說青雲寺的名聲,以前也不算顯赫,就是一個普通的寺廟。
當然了,比起棲巖寺,情況要好點。
棲巖寺只能說是個破廟,而青雲寺靠著學生們來讀書,算是有些微薄收入。
但要說多有錢,那是不可能的。
畢竟有錢的書生,誰來這讀書啊。
還不是看在青雲寺的名字,很適合備考用。
直到化遠三十四年,白和尚考上秀才,並且是丹陽鎮第一,整個建孟府第二。
青雲寺的名聲忽然就起來了。
加上白和尚幾個師兄運轉得當,幾年時間裏,讓青雲寺成了所有陽丹鎮備考學子必來的地方。
每次過來,香燭香火香油錢自然不會少。
一來二去,人也逐漸更多了。
聽白和尚說,在青雲寺備考的學生,也從清貧學子,變成家境富裕的。
他師兄甚至還開辟了專門的禪房用來備考,那禪房已經跟俗家的書房沒什麽區別,所以富家子弟也願意過來。
紀元當時聽著,只覺得白和尚的師兄真是個妙人,這也太能賺錢了吧。
剛開始兩年還好,聽說如今越來越過分。
這並不稀奇,一般人聽說寺廟道觀,都會覺得頗有些神秘和敬畏。
但實際上,內裏也分很多種。
有的就是打著宗教幌子斂財,而有些則被這些斂財的連累。
歷史上也發生過很多僧人霸占田地,欺男霸女,誘騙他人錢財的事。
所以白和尚就是擔心這種情況。
他讓紀元,蔡豐嵐過來的原因,也是想讓他們幫忙想想辦法,勸勸自家師兄。
白和尚的師父年紀很大了,今年已經六十九,平日不怎麽出門,青雲寺吃粗茶淡飯也好,香火鼎盛也好,他都不太在意。
而下面的事,大家也不會拿給他講。
白和尚也是顧忌師父的身體,所以並不會鬧翻。
可現在他考上舉人,還是鄉試第五,整個建孟府第五。
他只怕師兄繼續大做文章。
紀元想著白和尚跟他講的事,心道,白和尚的擔心不無道理。
總要防患於未然的好。
而白和尚經歷的事情,同樣並不罕見。
把他所在的寺廟換成家族,就很好理解了。
自古舉子讀書,無非兩方面的原因。
一個是想要有自身的成就。
畢竟讀書就能科舉,科舉就能做官,誰不想走上人生巔峰。
第二個方面也是極為重要的,為了家族讀書。
像岳昌,就是為了岳家能擺脫商賈的名聲。
周家同樣經營書坊,就因為周老爺是舉人,故而什麽都便利至極。
蔡豐嵐也是很典型的例子,他家耕讀傳家,爹娘,大哥嫂子,甚至二哥四妹,都在供他讀書。
這自然期待回報。
若蔡豐嵐能中舉,便是很大的回報了。
白和尚自幼在青雲寺長大,青雲寺的師兄們,便是他的“家族”了。
可惜的是,上面那些家族,好歹同氣連枝,大家流著同樣的血,心思再不專一,也不會真的置人於死地,還有上面的父親壓著。
再者蔡家因為血脈關系,可以直接享受蔡豐嵐考上功名帶來的好處,比如平日四鄰的敬重,官府的優待,都是好處。
白和尚所在的青雲寺,大家都是同門,算是師兄弟的情誼。
其間糾葛,只會更難說。
他們沒有血緣關系,也不在一個戶籍,故而想要從白和尚身上獲得好處,就要另想辦法。
想來,利用白和尚的功名,讓青雲寺發財,就是他們斟酌再三之後,最好的辦法。
以白和尚的聰明,他肯定知道的。
可想著青雲寺不容易便未多說。
只怕是如今胃口越來越大,所以著急了些。
紀元作為白和尚好友同窗,也不會坐視不理。
不到半日的時間,騎馬而來的紀元就踏進陽丹鎮。
陽丹鎮並不算大,大家的生活區都在一處。
而青雲寺就在鎮子郊外。
紀元騎著馬過去,沿途不少賣香燭的,看到書生打扮的紀元,第一反應便是:“你是讀書人吧,買把香燭吧,佛祖保佑,一定能讓你考中秀才的。”
說話的人並不認識紀元的冠帽,又看他年紀輕輕,好像十六七的模樣,以為他還未考中秀才。
紀元笑著擺手,幹脆把冠帽取下,不趕路了,這東西也沒用。
誰料這一路上,有不少村人都在竭力推薦。
很多人都想著,現在十月二十一,還有兩三月就是童試,肯定是書生來燒香拜佛的。
“小郎君買一些吧,你不帶香燭,人家也不讓進啊。”
“是啊,我們家的香最靈驗了,是青雲寺大師開過光的。”
“沒錯,還是在白舉人住過的禪房開過光。”
“那可是舉人的房間,十分靈驗的。”
紀元聽著他們說話,忍不住搖頭,也從中間提煉出幾個信息。
一,不買香燭,青雲寺不讓進。
二,這些香燭的進貨渠道就是青雲寺。
好家夥,青雲寺做了最大的批發商,批發給村人。
然後村人們再賣給香客,香客再送到青雲寺。
這流程,誰看不覺得感人。
怪不得白和尚那般著急。
紀元想了想,還是順手買了一些香燭,對方無比感激,對他道:“佛祖一定會保佑你考上秀才的,一定會的。”
紀元聽樂了,點頭道:“是了,一定會保佑的。”
“紀元!”
“你來了!”
白和尚平時最喜歡說莫要急莫要急。
這會語氣都帶著熱切。
而他身邊的人看過來,驚喜道:“紀元?這是紀解元?!久聞大名啊!”
賣給紀元香燭的村人傻眼了。
解元?
他再怎麽樣,也知道解元就是鄉試第一的意思。
鄉試第一,整個建孟府所有舉人裏的第一?
自己還說他一定能中秀才?
但看對方並不介意,牽著馬上前去找白舉人。
而白舉人身邊站著的,正是借住在青雲寺的有錢人家書生,這會正纏著白和尚給他“補課”。
白和尚這種脾氣,都被纏得沒辦法,看到紀元過來,自然高興的不行。
紀元朝對方微微點頭,笑著道:“剛剛才到,府學的事情還沒同你講,借一步說話吧。”
紀元說的客氣,但明擺著要把人支開,對方見他笑著講,也就稀裏糊塗地離開了。
等人走了,紀元才跟白和尚從寺廟的側門進入。
正門人頭攢動,香客著實多了。
租來的馬交給負責雜事的沙彌,對方還想收些銀錢,見是白師兄帶著,這才沒有開口。
紀元算發現了,這裏無論做什麽,都是要銀錢的。
白和尚看著紀元手裏的香燭,嘆口氣道:“附近賣香燭的,是不是說不買不能進青雲寺?”
“對,不會真的這麽做吧?如果真的如此,只怕很快就會遭殃。”
“大師兄沒那麽傻,他只是讓人這樣講,實際上是可以進的。”白和尚再次嘆氣。
也就是說,寺廟故意放出此話,就是讓香客們不得不買,但你要真進來,那也無所謂。
這斂財既隱秘又不會惹事。
“可進來之後,還要再交一次香花券。”白和尚說,“每人五文錢,否則不能拜佛。”
啊?
這?
這不是應該自願的嗎?
紀元再聽白和尚說了林林總總。
總之,到了附近要買香燭,進了寺廟要買香花券,裏面還有功德箱,要添燈油的話還要油燈t費。
再者,祈福的香囊,開光的手串,總之想要什麽都是有的。
要說過界嗎?
倒也沒有。
但就是把斂財的手段全都聚集到一塊了。
此地的香客,也多是為自家學子祈福的,花錢最是大方。
平日說窮不讀書,能來寺廟祈福的,又不會是真正的窮人。
真正借住在青雲寺的窮讀書人們,如今早就走了。
白和尚道:“請你過來,就是想個辦法遏制這種風氣。”
不是說不讓寺廟賺錢,寺廟裏住的也都是人,也要吃喝。
但不能這樣肆意斂財。
“我總怕有一日,他們會做出更過分的事。”白和尚看著青雲寺,這是他長大的地方,必須要保護好。
紀元道:“真的不打算同你師父說?”
白和尚無奈:“如今寺裏都是大師兄做主,師父說了也沒用。”
這倒也是,跟著住持吃糠咽菜,跟著大師兄吃香喝辣,自然是不同的,聽誰的不言而喻。
紀元看了看青雲寺,又想到如今的情況,一時也沒什麽想法。
白和尚也道:“先休息吧,你也趕了一會的路。”
說著,外面傳來腳步聲。
一個身穿僧袍的中年僧人走進來,這僧人眼神有些市儈,但對紀元很是客氣,笑著道:“貧僧是青雲寺的知客,貴客遠來,未能迎接,還望海涵。”
知客僧,就是負責接待的僧人,但眼前的和尚自然不是普通知客,應該就是白和尚口中的大師兄。
對方很是客氣,紀元也回了禮。
紀元想了下道:“明年我們一同去京城會試,既然是同窗好友,也要同路,師兄不必如此客氣。”
這僧人也笑了下,倒是說得真切了:“法彬師弟一直是我們青雲寺同輩裏最小的,以後同路,也請解元你們二人互相照顧。”
白和尚名為白法彬,法彬是他從小的法號,這麽喊也沒錯。
“是了,只是此去山高路遠,也不知會出什麽變故。”紀元幹脆道,“既要去會試,這名聲也格外重要,倘若出一點差錯,只怕考生性命難保。”
青雲寺大師兄一楞,他豈能不知這些,但寺裏上下這麽多人,他也必須這樣做。
但,性命難保?
眼前的解元不會是在嚇唬他吧?
等大師兄一走,白和尚才道:“你竟然直白講了?這合適嗎?”
紀元道:“原本不知道合不合適,但見你們真的有師兄弟情誼,那就不用怕了。”
紀元來之前,還怕這寺廟把白和尚當工具用,如今看來,應該不是那回事。
當然了,那般斂財確實是有些問題的。
可紀元也並非覺得,完全是錯事。
青雲寺大師兄來這一趟,紀元大概有了主意,問向白和尚:“白兄,你有沒有想過,其實可以不用幹預青雲寺賺錢。”
“反而可以幫忙優化流程。”
等會?
我讓你過來,是讓你阻止青雲寺大肆斂財的啊。
你怎麽還改了想法?!
還要幫這裏賺錢?
白和尚傻眼了。
他深知紀元的能力,他要是想幫青雲寺賺錢,別說給佛像鍍金身了,用金子打造一個佛像,那都是可以的!
等等,這怎麽能行!
紀元笑道:“怎麽不行,你師兄沒有壞心,只是斂財的手段粗糙了些。”
“再說,此事做好了,有利於附近百姓。”
有利於附近百姓?
“是啊,賺錢,並非只是一件壞事。”
紀元對寺廟賺錢,倒是抱有不同的態度。
一部分極為虔誠的,自然覺得佛法不容玷汙,可他就算作為一個穿越者,也覺得此事要分兩面性。
就跟讀書到底要功利科舉,還是要學聖賢道理是一樣的。
他從家鄉回來,感悟到的一件事便是。
這兩種都有道理,甚至可以結合一下。
若只會聖賢道理,而不去實踐,那也瞎學了。
若只為科舉,不真正學會“仁心”“利民”,同樣是白讀了。
相對應的,寺廟賺錢這事,也可以分開看,可以賺,也可以做好事,更能帶動周圍百姓一起。
比如說寺廟下面的村民,其實已經是帶動他們賺銀錢了。
可惜了,還不夠規範,也太過直白,容易讓人反感。
而且,很容易沒有限度。
白和尚看著紀元,平時覺得紀元在讀書方面天賦異稟。
為何這會,覺得自己跟他已經不是一個層面上的了。
但出於對紀元信任,白和尚還是勉強點頭:“好,聽你的,但你要先把計劃同我講了。”
紀元笑著道:“當然了,此事還要由你來幫忙。”
接下來兩三天裏,白和尚帶著紀元在青雲寺閑逛,又在本地陽丹鎮轉了幾圈。
兩人都會騎馬,走起來也方便。
除了不時有書生過來求學之外,其他都挺好的。
有書生求學,這並非是壞事,壞就壞在,都是花了大價錢添香油的書生們過來。
這就顯得有些不對勁。
十月二十五左右,天氣愈發寒冷。
紀元跟白和尚找到青雲寺的大師兄,準備來個促膝長談。
白大師兄見到禪房門口的兩人,竟然有種,果然如此的感覺。
他就知道,這一日早晚會來的。
那日紀解元說,參加會試的考生要格外註意名聲,否則性命難保。
聽到這話,白大師兄其實明白一些,這幾日甚至還收斂了不少。
可也不能長久,下面人都等著吃飯,等著要錢。
再者,他賺的銀錢,也要給當地官府孝敬,哪裏都不能斷。
這些小孩子,哪知道經營一家寺廟的難處。
白大師兄以為紀元他們不懂,其實紀元倒是明白的。
如今的青雲寺,就像一輛行駛的馬車,還找不到剎車的方法,只能任由它跑下去,直到跑不動了,方能停下。
否則急急剎車,說不定會車毀人亡。
“進來吧,大家左右都是要聊聊的。”白大師兄讓身邊的沙彌離開,帶著小師弟跟紀元進禪房。
白大師兄的禪房還跟之前一樣,不過裏面許多裝飾換了,沒有那麽寒酸。
等大家都坐下,紀元直接開口:“您是白法彬的大師兄,我也喊一句白師兄吧。”
他們這些和尚都姓白,算是跟著師父的姓氏,自然是可以的。
紀元繼續道:“白師兄,您想過這樣賺香火券並不長久嗎。”
等會?
不是應該勸他不賺嗎?
白師兄看向小師弟白法彬,見他也一知半解,開口道:“解元的意思是?”
“我的意思是,要兩者兼顧,既要顧及名聲,也可以讓青雲寺的日子好過一些。”
“最好,能長久,並挑不出錯。”
這段時間裏,紀元的“考察”是有用的。
他發現,白師兄確實在找這樣的方法,比如讓村裏人代為售賣香燭,比如明面上講不買香燭不能拜佛,實際並非如此。
可惜這些做得太直白,太讓人一眼看穿。
故而紀元一開口,便說到白師兄的心坎上,他直接道:“如何做?!”
白師兄知道自己激動了,清清嗓子:“要怎麽做。”
紀元不賣關子,直接講道:“佛門到底是清凈地,太直白了不好。”
“我的建議是,兩層收費。”
兩層?
白師兄讀書不多,這會就差拿筆記記下了。
好在白法彬在,他最近幾天裏,似乎已經明白紀元的意思。
紀元也大大咧咧講出他的看法。
分為窮人跟富人。
窮人免費,富人收錢,一般人家,頂多買個香火錢,最好價格也低廉一些,當沖人氣的。
就像現代很多游戲一樣,對零氪黨也有福利,但氪金黨是另一個層面。
那不要零氪黨行不行?肯定不行的,甚至有人說過,就因為有零氪黨在,所以所有氪金的人願意花錢。
放在佛寺裏也一樣。
那些有錢人會在乎這些花銷嗎?不會的,甚至會施粥散錢,想要積攢功德。
來沾光的人越多越好。
而青雲寺善待那些窮苦大眾,也可以來博名聲。
說白了,撈富人的錢,以慈善的名義,再散給窮人。
這樣既能提高青雲寺的名聲,也能讓富人的“慈善之心”得以滿足。
最好還能帶動周邊的百姓一起賺錢。
在紀元的細細講解下,青雲寺逐漸有了變化。
青雲寺直接騰出一部分禪房,找了之前被趕出去的窮苦書生,並道:“之前寺裏太忙,人也太多,故而地方少了些,如果願意,還能回去再讀。”
“今年的食宿都免了,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回去。”
同時,再告訴陽丹鎮百姓,香火券已免,給學子們積福。
再者讓t寺裏主持,親手添香油,保佑讀書人科考順利。
一時間,坊間對青雲寺的好評大大增加。
之前說青雲寺只認錢財的人戶也換了語氣。
青雲寺名聲好了,願意來添香油的人會更多。
給佛像再塑金身的事也暫停了,青雲寺直接宣布,要把這些銀錢用來請名士,給此地學生講學。
此話一出,讓原本不屑的書生家裏也驚訝了。
請名士來講學?!
這肯定要聽啊。
那,誰能來聽?
青雲寺答:天下人。
只要願意,都能來聽。
青雲寺在後山騰出一處講經地,以後會經常邀名士過來講經。
佛經,儒經,一切都可。
白師兄做著這些事,手下人也有說。
這不是都在花錢嗎?
怎麽就掙錢了?!
也沒看到掙錢的地方啊。
白師兄默默翻開功德簿,只見上面多了不少大戶人家的姓名。
那些原本覺得青雲寺沽名釣譽的人家,此刻也過來了。
既能禮佛,還能聽課,這何樂不為?
白師兄心道,名聲竟然如此重要。
他之前費盡心思賺錢,卻還不如把青雲寺名聲維護好了。
說白了。
就是品牌的名聲。
而青雲寺就相當於他們手中的品牌。
若這品牌名聲差了,願意來的人自然少。
名聲好起來,不少人翻越千山萬水,也要過來的。
紀元要他們做的,就是把這個品牌打造得山靜塵清,顯得無比神秘,顯得慈眉善目。
而他們要做的也是如此。
每月施粥,救濟窮人。
名聲越好,有錢人越願意送錢。
同時,實質性的好處也要有。
請名士,請人講經論道,都是風雅潔凈之事。
等到十一月底,眼看來禮佛的人越來越多,甚至上山下山的路都擠滿香客。
別說其他人驚訝,白師兄也覺得不可思議。
自己之前只想著讓青雲寺好好經營。
沒想到返璞歸真,留住好名聲才是真的。
不過是內裏的手段換了換,錢沒少掙,名聲卻也好起來。
以前的青雲寺,只想著接待富人。
如今他發現了,對窮人越好,那些富人反而更願意過來。
紀元私底下說的直白。
那些富人未必不知道青雲寺在做什麽,可他們也是為了自己博名聲。
平日都講為富不仁,他們要用青雲寺的招牌給自己洗洗名聲,接濟窮人,是最快揚名的方法。
青雲寺便相當於他們“洗白”的一個程序。
大家各有所需。
畢竟名聲這事是能壓死人的。
這是社會的道德標準之一。
紀元利用的,就是他們這個心理。
至於,是抱著什麽目的接濟窮人,給窮苦書生提供住所。
暫時已經不太重要了。
這些好事既做了,那就是真的做了。
拿到粥的窮苦人家是真的喝到粥了,沒錢的讀書人也確實找到地方住。
以後也有真名士過來講學。
更別說,等到明年開春,寺裏的和尚就會教山腳下百姓做香燭,做佛串。
到時候,幾個村子都會連帶著致富。
等到那會,誰還會在乎這些事情是為了什麽,而青雲寺也確實實實在在幫助了很多人。
白和尚或許還沒看出來什麽。
但現代人卻能看出一些意思出來。
這不就是現代景點的經營模式嗎!
就是把門票換成了富人添香油了!
一座廟,一座閣樓,一座橋。
本身的意義或許並不大,但開發之後,能帶動當地的旅游業,這不就是好事嗎?
只要周圍百姓從中能夠獲益,那就是好事。
但是想要做好景點,那就要做好真正的內容。
有些景點是看景致,有的景點是看人文。
而青雲寺,提供了情緒價值跟讀書價值。
情緒是滿足大家當好人的想法。
讀書,則是真正給人提供讀書的場地,還請名士教學。
青雲寺本身,嘗到這種良性循環的好處,便會更希望做個“好人”,做“好事”。
時間長了,誰還能分得清最初是為了什麽。
真真假假的,總之也有利於民了。
白和尚的師兄並不傻,他能利用白和尚的名聲,把青雲寺從一個沒什麽香火的窮寺變成如今的樣子,就知道他會長遠考慮。
畢竟上面的事說起來簡單,紀元只是動動嘴出建議,他確實要力排眾議,更改之前的做法。
單說不收香花券這事,就讓寺裏很多和尚不滿,認為直接少了很多收入。
白師兄依舊這麽做下去,也是不容易。
再者把窮苦學生們請回來,同樣也大費周章,甚至以後接待更多窮學生,也是個難題。
但人家就是一一做了。
好在,事情確實在往良性循環方面走。
這或許不是很多禮佛人真正的聖地,卻是個實實在在能幫助人的地方。
白和尚怎麽也沒想到,讓紀元過來之後,事情竟然這樣發展。
怎麽覺得,有些怪啊!
但要說不好嗎?
看著過來領過冬被褥的窮人家,似乎又覺得沒什麽錯?
排隊的人千恩萬謝,捐錢的人也覺得,這比塑金身似乎要強上很多。
就連官府也讚他們寺廟心善慈悲。
白和尚看了全程,也是瞳孔地震。
滿腦子就一句話。
這也行?
可這樣確實行。
而且寺廟裏的風氣也有了變化,至少不會明面上瞧不起讀書的窮人,反而要善待他們,表示自己的善心。
白和尚還在消化這件事,不過另一念頭卻是肯定的。
那就是,找紀元過來,果然是沒錯的。
事情到他手裏,好像變得輕而易舉起來。
白和尚忍不住道:“若是讓你當一地長官,絕對能讓當地百姓過上好日子。”
紀元笑:“你們青雲寺的基礎本就好,不過是換個思路而已。”
主要是白和尚的師兄也經營得當。
他不過扭正方向而已,這也只是出個嘴,出個腦子,不算什麽。
他是這樣講,白和尚師兄卻對紀元很是敬佩,自己瞑思苦想,也就想到那些方法讓寺廟變得更好,殊不知一山還有一山高。
紀元心知,自己不過是見得多。
後世甚至把這些整理成冊,許多現代人或許不會應用,但稍稍看一看就明白的。
古代消息閉塞,其他寺廟未必不是這樣做的,只是還未傳到青雲寺而已。
青雲寺的事情解決,白和尚終於可以放下心了。
只要不是一路往斜道上奔馳,他也就不用再擔憂,想來青雲寺奢靡的風氣也能稍微改改。
紀元順路來了一趟,見白和尚的擔心解決,自己也要回府城了。
眼下要到十二月,他要去找殷博士,也把程教諭的信件給帶過去。
今年過年,他應該在殷博士家中過。
而且趁著年前年後,他肯定要專心備考會試。
白和尚自然是不能走的,他還答應師兄,給其他學子補課,也算是他們青雲寺樂善好施的一項。
紀元見此,心道別說家家有難念的經,每個人都是如此。
他無父無母,更沒有家族,這便是沒有靠山。
白和尚他們是有“家族”的,若說相互幫襯,自然是有,可也要受到鉗制。
一時間也說不上哪個好哪個不好。
紀元再次啟程。
依舊是一個人去往府城。
這一路走來,多是他一個人,如今倒也習慣了。
白和尚本來還說,今年天冷的早,讓他在青雲寺過年,被紀元謝絕。
他跟殷博士約好,肯定不能食言。
騎著快馬,終於在十二月回到府城。
再回來,紀元對讀書的想法,似乎更堅定了。
陸游曾講,讀書本意在元元。
讀書的本來目的,就是為了黎民百姓。
他是純粹的讀書人身份也好。
還是從秀才到舉人,走入“職場”也罷。
只要這份心不變,一切都不會改變。
紀元回到府城,自然還有無數人想來拜見,交際應酬也好,攀親帶故也罷,全都被他拒絕。
此一次歸鄉,又去了一趟青雲寺。
該交際的都交際過了,該見的也見了,該悟的也悟了。
接下來的時間,只有閉門苦讀。
明年四月會試,那才是他的目標。
紀元翻開手邊的典籍,在棲巖寺的禪房中閉門讀書。
無數新進舉人方在解決手邊困境。
或因婚配,或因家族,或因交際享樂,周旋在人際交往當中。
紀解元已經在靜心讀書。
厚冰無裂紋,短日有冷光。
一個讀書的冬日,漸漸過去了。
化遠三十八年,正月十五。
紀元推開禪房的窗戶,卻有些推不動,出去一看才發現,這窗戶也凍住了。
今年的年前年後,似t乎格外冷。
紀元搓搓手,幹脆清理起窗戶的積雪。
窗戶收拾好,紀元伸伸懶腰。
好像又要啟程了。
這次的目的地,京城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